新闻资讯
14个家庭的生命呼救让人揪心
2013/09/12
1654
昨日本报发出地贫儿生命的呼救后,在深圳引起强烈反响,地贫孩子在病痛中呈现的乐观、积极的心态让市民备受感染,市民纷纷打来电话表示想要帮助这14个地贫小孩“脱贫”。截至昨日下午6点,爱心账户共收到市民近万元善款,还有一些重要机构和社会组织表示支持意愿。
让希望之火形成燎原之势
“没想到深圳还有这么多可怜的小孩,希望社会上能有更多的爱心人士来帮帮这些小孩。”昨日,众多市民给本报打来电话询问14个重症地贫患儿的情况。已为人父的爱心市民林先生心疼地说,这些重症地贫患儿乐观战胜病魔的精神以及家人不顾一切救孩子的行动让他十分感动。林先生说,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微小的,他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到这支爱心队伍里来,让孩子们的希望之火形成燎原之势。
“我想为小梦圆做点什么,这么上进的小家伙感染了我。”昨日,市民薛小姐给本报带来电话。她说,孩子的遭遇让人心酸,但是孩子面对病痛时表现出来的顽强和乐观让她也受到感染。
记者昨日从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了解到,昨日该基金会共收到近万元的爱心善款。深圳市福德慈善基金会的工作人员也给本报打来电话,称有意帮助这些小孩“脱贫”。
地贫爸爸希望建立借款机制
昨日,本报“生命在呼救”专题报道推出后,引起其他地贫儿家庭的关注,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信心。地贫儿邓嘉欣的家长表示,与深圳上百名地贫儿相比,这14名孩子能配型成功已经算很幸运了,希望他们能顺利筹到款早日实施手术。深圳地贫服务队的队长李萍表示,希望“燃料行动地贫儿造血干细胞移植专项基金”能像“燃料卡”医院,整合到更多的社会资源,更有效地帮到需要帮助的孩子们,也期望能够得到相关政府部门的重视。
据了解,小荣轩是“燃料行动地贫儿造血干细胞移植专项基金”的首名捐助对象,昨日,他的爸爸也注意到该报道,希望14个配型成功的地贫儿能得到社会关注,早日脱贫。他建议建立无息借款机制,手术费不是无偿的给而是借,比如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后,待家庭情况好转了再偿还这笔钱。“这样也既能帮助更多人,也能让受助者怀着感恩的心,形成良性循环。”
——来源:深圳晚报